kaiyun全站(中国·官方)网页版-登录入口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招生工作 >> 本科生招生 >> 正文

【2022专业巡礼】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时间:2022-06-01     编辑:刘燕 预审:黄友生 终审:黄友生

电子信息类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光电技术、通信技术并重国家战略性专业,重点对接集成电路技术、电子通信技术、光电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信息与信号传输技术,是具有最广泛信息产业背景的大类专业之一。

一、特色明显,发展迅速

安徽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经过多年建设,积淀了基础扎实,学科融合;产业导向,协同育人;平台突出,实践创新的专业特色。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始建于1993年,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本专业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为导向,面向电子信息及其交叉领域,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与双创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支撑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

通信工程专业始建于2002年,安徽省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本专业适应国家新工科改革发展要求,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面向通信产业,遵循“夯实基础,突出应用,重视实践,注重创新”原则,培养品德高尚、基础扎实实践与创新能力强,既能从事通信产品研发和网络运营、维护、管理工作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始建2009年,安徽省特色专业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本专业适应新工科教育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立足安徽、辐射全国,秉承立德树人和厚基础、强实践的育人理念,培养从事光电类产品研发和企业管理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二、专业建设,成效突出

电子信息类专业依托物理信息与智能系统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硕士点,具备本、硕、博完善的培养体系。

拥有工科实训中心(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电子通信实验实训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安徽省智能机器人信息融合与控制工程实验室、安徽省光电材料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新媒体物理教育创新实验室等平台。现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课程思政教学团队、通信原理教学团队和大学物理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线下课程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20余门。

三、Kaiyun全站官网登录入口,力量雄厚

电子信息类专业现有专任教师60余人,其中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安徽省领军人才特支计划1人,安徽省优秀教师、安徽省教坛新秀等省级及以上人才称号20余人。教师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以及南京邮电大学等行业强校。还聘请了一批校外专家、教学名师等为特聘教授、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

崔执凤,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优秀教师,安徽省高校拔尖人才,安徽师范大学教学名师

刘小明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教坛新秀,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安徽师范大学学科骨干,专业负责人

左则文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文津学者,专业负责人

冯友宏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师范大学学科骨干,专业负责人

 

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师承担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部级和厅局级项目30余项。近年来,Science AdvancesIEEE TransactionsNanoscaleOptics Express等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篇,授权专利80余项,实现专利技术转让10余项。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等奖项1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及以上奖项7项,连续三届获安徽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中国电工学会教学大赛(安徽赛区)二等奖

在应用研究领域与企业保持紧密合作,承担了4项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余项企业技术攻关项目,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可以加入相关的课题组从事科研创新活动。

四、人才培养成效卓著

就业升学。电子信息类专业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效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凸显“基础扎实、实践创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在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和三全育人的基础上,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成效显著。近3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8%,其中考研升学率突破40%,考取985211、中科院、国外高校研究生人数占比接近70%。就业率和考研率均位居学校前列,学院连续5年被评为“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多家企业与本专业签订就业协议;多所高校联系招收免试或统招研究生

2021届部分学生升学统计

姓名

升学学校名称

何妍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胡力子

北京邮电大学

吕游

大连理工大学

丁臻

电子科技大学

高锐

电子科技大学

李磊

东北大学

方苗苗

东南大学

王青松

东南大学

张彩云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梁志伟

合肥工业大学

何程程

合肥工业大学

崔明清

华东师范大学

黄珍珍

华中科技大学

袁瑾

暨南大学

江姜

暨南大学

徐博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葛明昊

南京邮电大学

李齐健

南京邮电大学

李雪

山东大学

陈云高

深圳大学

史有志

深圳大学

李诗琪

天津大学

杜一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王小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王云飞

西安交通大学

高琼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

彭宓

中国传媒大学

石远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俞沁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韩浩冉

中国民航大学

彭佳淇

重庆大学

王云

重庆大学

杨一帆

深圳大学

林庆庆

南昌大学


2022届部分学生升学统计

姓名

升学学校名称

马成

中山大学

曹如梦

华南理工大学

陈斌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陈航

华南师范大学

戴陈庆

河海大学

端瑞哲

河海大学

高雅妮

东南大学

何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解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金晶

暨南大学

刘国鑫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刘举

华中科技大学

潘天瑞

东南大学

任天阳

复旦大学

沈东翰

南京邮电大学

孙杰

大连理工大学

孙梦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汪文韬

合肥工业大学

汪志成

西北工业大学

王大宇

深圳大学

王锦

中国传媒大学

王雯超

北京邮电大学

王嫣然

大连理工大学

卫薇

深圳大学

卫自强

南京理工大学

吴紫婷

东北大学

夏玮

南京邮电大学

杨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杨秀秀

电子科技大学

叶文清

苏州大学

叶宗晋

中国科学院大学

余宏波

合肥工业大学

张家安

国防科技大学

张振

复旦大学


实践创新。电子信息类专业全力支持学生创新实践。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单片机应用技能大赛、安徽省光电设计大赛、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芜湖市/校级大学生专利设计大赛等10余项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近5年,学生在国家级、省级高水平学科竞赛中获奖200余项,获奖人数逐年增多,获奖等次不断突破。由学生申请的发明专利成功实现成果转化5项。

学科竞赛部分证书

 

智能车竞赛                     电子设计竞赛

 

电工与电路分析专业实验室       图形与图像处理专业实验室

 

高端电子测量设备:矢量网络分析仪   高端电子测量环境:微波暗室

 

LTE移动通信实验室            车联网创新实验室


创新实践活动和实验平台

 

 素质拓展。学院实施大学生发展“核聚变工程”,打造“三全育人”工作品牌。强化思想引领,开展党员领航工程”、党史青传微宣讲、“教授面对面”和“院领导接访服务日”等活动,筑牢铸魂育人体系;强化素质拓展,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专业学科竞赛,立足专业开展单片机应用技能大赛、专利大赛、“创新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行知杯”创新创意大赛,开办大学生暑期“双创”训练营,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强化实践育人,实施假期学生素养提升“四个一”工程,组织开展“社区科技站”、“金苹果”科普、 “千方爱心学校”义务支教、家电义务维修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学生在各类比赛中斩金夺银,学院团委获评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社区科技站”获评第五届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党史青传

“千方爱心学校”义务支教

“社区科技站”、“金苹果”科普志愿服务

培养目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物理和数学为基础,通过学习电子和信息等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掌握电子信息系统的实现方法,具备解决电子信息系统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重点支撑电子与通信系统、计算机与互联网等符合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布局的重点领域。本专业学生毕业5年左右能够在电子信息相关行业,从事研发、运营、维护、管理工作,成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创新实践能力、视野宽阔的创新型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数学和物理为基础,通过学习信号和电子等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掌握通信系统和网络工程中的分析设计方法,能够设计针对通信系统与网络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针对特定需求进行通信软硬件模块或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本专业重点支撑通信信息系统、计算机与互联网,兼顾人工智能等符合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布局的重点领域。本专业学生毕业5年左右能够在信息通信相关领域及地方相关支柱产业,从事通信网络及其交叉领域中研究开发、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或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成为信息通信领域创新性、开拓型、应用型专业人才。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光电产业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和科研人才。毕业生具备扎实的工程数学、物理基础知识,并掌握光学、电学、光电子学等专门技能,能够独立承担光电信息产生、传输、处理和应用的研发、设计、制造、测试等工作;可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事业单位、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光电技术领域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应用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通过工作实践、继续深造等方式,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可逐渐成长为光电领域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研究人员。

部分校友:电子信息类专业坚持内涵式培养,已培养6000余毕业生。毕业生分布在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事业单位,集中在安徽省及长三角地区。多数毕业生已脱颖而出,成为德才兼备的业务骨干。他们中有:

1997届校友何善宝,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担任型号工程师

1998届校友周定华,奇瑞商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8届校友刘东,合肥物质研究院研究员

2010届校友施政,暨南大学副教授

2011届校友杨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2011届校友李祥,埃泰克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电子工程师、总工  

2012届校友刘涛,创办南京铁九通物流有限公司

2013届校友倪张凯,同济大学副教授

2013届校友盛多铮,瑞尔脑康创始人 (主导瑞尔脑康公司和西安交通大学及国家神经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产学研医合作)

2015届校友刘晨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系统设计师

 

在安徽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你有梦想,我们就是人梯;你有剧本,我们就是舞台。”安徽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诚挚欢迎广大优秀学子报考。

 

地址:花津校区-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   邮编:241000   电话:0553--3869894

Copyright © 2021 安徽师范大学kaiyun全站网页版登陆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