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上午,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母小勇教授在赭山校区行政楼三楼会议室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科学创新能力的养成——来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启示”的报告。专业教师、研究生以及部分本科生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学院科研副院长郑郑贤峰教授主持。
母小勇教授围绕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同学们阐叙了科学创新的条件、科学研究之道以及科学学习之道。他以“钱学森之问”引入,通过列举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奖的案例以及华人在诺贝尔奖区域举步维艰的现状,阐述了科学创新能力培育的重要性。母小勇结合自己在研的课题,为同学们分析了1985年到2014年间210位诺贝尔物理、化学及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的传记,指出早期教育更该是让学生感知科学及其活动、激发科学兴趣与热情、获得科学推理及操作训练、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同时也分析了大学时期该开展怎样的专门化科学训练。母小勇认为科学研究应该是发现问题、猜想与假设、逻辑与实证、知觉与猜想、反常与危机、扬弃与革命的过程,他鼓励同学们多思考、多学习、深研究。报告结束后,母小勇与学院师生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母小勇现任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基础物理教育、高等教育和教师教育课程理论。先后在science、《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Phys.Teach、Phys.Educ.等国内外权威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他的报告不仅为同学们传授了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同学们提供了科学研究方法,让同学们明白究竟该如何开展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