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千方爱心学校 宋凤楼 沈烨)支教仍在继续,感动源于付出。高温酷暑,暴雨疾风,阻挡不了支教的热情,几天的历程让实践队员们对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更加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这份幸福是来源于这群天真可爱、具有很强求知欲的孩子们,来源于厚实、淳朴的昆仑村村民们,来源于平凡工作中的每一滴感动。
不畏酷暑露天授课,执着求知感动人心
“备课!备课!下节课是我带的高中数学的第一节课,我是要幽默一点还是严肃一点呢?反正我一定要给他们我最好的一面!上课了,有个同学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没有教室’。啊!当你认为一切都好的时候,突然有个人对你说你的课没教室,那种感觉是沮丧又有点无奈,学生也有些失望的表情爬上脸。不行,如果我来到这里不能带来一些积极的思想,我会觉得非常对不起他们。你知道吗?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你的世界一定还有一扇窗,我的那扇窗就是楼梯道里的两块宣传黑板。有黑板就可以上课啦。我跟同学们说,我们的运气还不错呢,两块黑板,你们想看哪一块,选一块吧。他们笑了。那时候我觉得我挺幸福的,36摄氏度不通风的楼梯道里,有一群人在里面流汗,但是,他们在笑着,笑着多好,对吧……”
这是支教队员周顺的一篇日记,里面记录着由于本期培训班招生太多,他面临即将开课却没有教室的尴尬情形,看着学生们顶着火一般的烈日来到学校,尽管室外的温度已经高达36摄氏度,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他还是决定找个阴凉地给学生们“露天授课”。仅有两层楼的教学楼楼梯道上用于排值日表的黑板被周顺看中了,于是ATG希望小学神奇般又多出了一个露天教室。同学们将书本架在腿上,汗水湿透了额头、衣衫,但他们的注意力却全在黑板上。山路十八弯,是对知识的渴望让崎岖坎坷的山路都阻挡不了他们书海盘桓的脚步;气蒸云暑气,是心中的梦想让似火骄阳都憾动不了他们学习的决心。楼道授课,漆墙做板;烈日如炬,信念化雨。苦也罢,累也罢,我们能做的,就是去做那照亮他们星空苍穹的点点繁星。
十年相伴支教路上,大山深处遍地真情
这里是深山,没有喧嚣的灯红酒绿,这里是农村,没有华丽的亭台楼阁,但这里是远离世俗的桃源人间,有着人世间最纯洁的真情。7月13日下午,支教团队完成第一天的教学任务,准备稍作休息时,发生了令人十分感动的一幕:一位上了岁数的奶奶巍巍颤颤地送来了自家种的菜瓜。交谈中得知,为了到这里老奶奶走了几里的山路,老人说道:“你们大老远跑过来不容易,教小孩还不要钱,在这里支教很辛苦,看你们吃不好,我心里难受啊。”考虑到当地经济并不发达,老人生活不易,队员们婉言谢绝老人的“礼物”,一名队员拿起装菜瓜的袋子,想把老人送回家去。见状,老人急了,抓住队员的手,说起了当地的方言,我们听不懂老人说的是什么,但大概能理解出老人是说“你们一定要收下,不收下我就不走了”之类的话。后来,任凭队员们怎么解释,老人就是要把蔬菜留下。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许多村民陆续为支教团队送来了新鲜的蔬菜。据了解,社会实践团队由于人员较多,带来的蔬菜有限,且交通不便,买菜需要走上几个小时的路程,善良的村民们这才萌发了给队员送菜的想法。
拨开学生眼中迷雾,打开留守儿童心扉
春分化雨,润物无声。杨李君是个极度安静的孩子,内敛、羞涩,甚至有些畏惧支教队员。第一天的自我介绍只是沉默不语,没有笑容,咬紧牙关,似乎是在发力,可最终仍是无言。从去年的支教队员那里得知,杨李君给大家的印象很深,因为怎么都不说话。第二天,队员王颖便格外的留意她。问她上几年级,她不愿意回答,王颖便一个个的猜,请她在说对了时点点头,问到四年级时,她点头了。在辅导她作业时,王颖慢慢地引导她说话。与她聊天时鼓励她用点头摇头来回答。一句话要重复很多次,她才会有反应,紧抿的唇瓣才会稍稍松开。渐渐地可以回答“是”还是“不是”。
另一个女孩叫杨金娟,她是个非常活泼、外向的小女孩,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十分可爱。中午的时候,她没有回家,一个人躲在教室吃方便面。和她聊天后队员才了解到,她家离学校非常远,每天上学,五点钟就需要起床。当邀请她一起吃饭,她问道:老师,你们有多少人啊?队员回答说一共有十七个。到了吃饭的时候,她一个个的数,找来找去只有十六个,提醒我们还有一位老师没来吃饭。
这种沟通像一缕缕阳光,照射进孩子幼小的心灵,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阳光和温暖。是心与心的坦诚交流,使许多迷茫的孩子找到了心灵的突破口。它是一把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它开启了师生情感交流之桥的两头栅门。听其声、晓之理,方可使之亲其师、信其道。
支教如同一根火柴,偶尔在那片土地上亮了一下,虽然马上就熄灭了,但毕竟留下了光和热,也许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品尝那付出爱心、诚心、真心、热心后无穷无尽的快乐!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既是帮助别人也是提升自己。走向基层,服务基层,奉献基层,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